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

您知道您買的抹茶是什麼等級嗎?

按台灣真抹茶比例約 20% 估算等級

熱愛抹茶的朋友,一定會想要買到好抹茶,而且抹茶等級真的影響到它的效能,但抹茶的等級要怎麼定義呢?

在這邊我們給出一個市場品質百分比評等法


對於市場上的抹茶品質等級的決定,我們是先根據生產過程做成六大分類,請參考


其中只有前三大分類,約佔 33%,是真抹茶;後面三種分類雖然在市場上也被稱為抹茶,但並非定義上具有真正高價值的真抹茶。

從前文衍生,我們把真抹茶的三種分類另外作圖如下 (假抹茶的等級我就不談了):


2009年日本被稱為抹茶的,其中真抹茶約占33%

在這個大分類後,才有產地的差異 (土壤的差異、環境的差異)、個別茶農栽培的差異等等。

根據 2009年的資料,在日本被冠以抹茶名稱的抹茶粉,其實只有 33% (32.5% 進位的) 是真抹茶,在日本如果都只有 33%,在台灣有沒有 25% 呢?

而這個數字隨著抹茶的熱銷,比例只會更低,十年後 2019 的台灣,筆者粗估也許只有 20% 是真抹茶!

唉...

還是先用當年日本的數據來看吧,市場上的真抹茶佔了 33%,如上圖。

其中手摘的 (也是一番茶) 佔 3%,但最頂級的和位在 3%的,還是有蠻大的價格落差。例如我們有時會代購的冠亞軍茶,四天王 永四天王 結,就在金字塔最頂端的 0.3% 和 0.5% 左右 (如上圖標示),基本上在日本,比賽的得獎茶大概都在 Top 0.5% 以內。

這種等級的抹茶,談性價比的意義不大,反而是個人偏好的風味比較重要。

幸福抹茶運動中最熱銷的宇之純增壽,雖然一樣是一番茶手摘,但價位最親民,因為沒品牌溢價,而且品質比這等級中最低的還要好些,大約在 2.5% 和 2.7% 左右

以上的茶種,適合茶道的厚茶和薄茶,但真講究的話,厚茶最好是選用 Top 2% 的為佳。

適合茶道薄茶使用的,還有一番茶 (非手摘的部分),佔17%。

至於慶喜,是二番茶 (佔 13%),我們把它歸類為適合烘焙茶道兩用的抹茶,它是屬於最頂級的二番茶,在上圖的位置大約是前 20.5%,筆者在台灣店鋪喝到的純抹茶,大多數品質都還差慶喜一大截,所以很多茶友,包括我自己,也喜歡喝慶喜的純抹茶。

換算成台灣標準


因為我們在台灣,所以要標示等級的話,還是以台灣的狀況做標準吧! 把 10年前日本真抹茶 33%的比例換算成現在台灣 20%的比例,那麼我們幾支抹茶的等級大約如頂端的圖片所標示。


那麼您以前買的抹茶在什麼等級呢?

有人問宇治抹茶或靜岡抹茶,宇治抹茶當然是天下第一,但那是指最好的宇治抹茶,或是平均而言宇治抹茶優於其它地方的抹茶,但宇治抹茶,涵括了整個真抹茶的範圍,所以很難說買到宇治抹茶,就一定有怎樣的等級。

甚至市面上標示宇治抹茶的,很多根本不是宇治抹茶,甚或就是假抹茶。

也有人問丸久小山園或一保堂,丸久小山園是比賽茶得獎最多的,這毫無爭議,但丸久小山園有幾十種抹茶,範圍也是含括了整個真抹茶,從冠軍茶到勉強只能烘焙用的都有,所以被問到丸久小山園的抹茶和我們的抹茶比起來如何時,我也難以回答,因為不知道您說的是哪一支抹茶。

就算知道茶名,也不容易比較,因為我沒喝過他所有的茶,而且每批茶都會有些微的不同,我不可能,或者也不覺得有這個必要,去監控他每支茶每批的品質,此外,每個人對風味的偏好也不同。

但可以確定的是,我們的抹茶,沒有知名品牌的高溢價,加上我們「產地直送 + 台灣直銷直送」的作法,性價比絕對高出一截

回到主題,要談各支抹茶的等級,先看生產過程做大分類是相對較好的作法。知名品牌應該都可提供生產分類。大分類後,再根據各品牌的內部分級去細分,就可將品質定位到幾個百分點之內了 (例如,在日本,一個抹茶品牌如果有5個二番茶,平均每個的跨距就約 13%/5=2.6%,足夠細分了)。

所以,儘管不一定喝過,對於各品牌的真抹茶的等級,可用這個方法先了解它的品質定位。當然,每個人對口味的好惡跟這個品質定位未必完全一致,但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雖然還是必須親自品嚐才知喜不喜歡,但至少您可以縮小找尋的範圍。

[2020.4.9 更新]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