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

泡茶的水溫高低對茶湯的影響

資料來源:日本茶的圖鑑(橘線:胺基酸,黃線:咖啡因,藍線:兒茶素)

最後修改日期:2025-05-04


泡茶時水溫的高低對茶葉裡各種元素的溶出度有不同的效果,所以不同的茶種才會有不同建議的泡法,但是如果您想調出自己喜愛的口感或營養素,您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調整嗎?

影響口感的營養素

首先就口感來說:
  • 胺基酸 (包括茶胺酸、麩胺酸等) 可增加茶湯中的甘甜味和回甘
  • 咖啡因帶有苦味
  • 兒茶素則帶有澀味和一些苦味
這三種營養素各有效用,而喝抹茶最大的一個好處是,我們能把所有的茶粉營養素全部喝下。其它茶種只喝得到溶出的成份,很多茶葉中的營養素並未被喝到。

能否感受的因素

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沒有溶到水中的抹茶成份也會被喝下,但因為仍在固體的葉子中,在口腔中很難感覺到各成份的香氣和味道(但也不是那麼絕對,因為葉子已經磨成細粉,和我們口腔接觸的表面積大,所以含在嘴裡一段時間,也會有一些成份跑到口水中)。

大體而言,喝抹茶的口感,主要仍是析出到茶湯液體中的成份決定。

水溫的影響

從上圖可以看出,胺基酸在 60~70度以上時就已經充分溶出,溫度再高也差異不大。但咖啡因和兒茶素就不同,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充分溶出。

因此,如果是喜歡比較甘甜的口感,就可以用比較低溫沖泡,這就是為什麼抹茶通常建議在75度左右沖泡,同時這也就是為什麼冷泡的抹茶似乎更甘甜的原因

喜歡帶些苦澀口感調和的人,則可以提高溫度,這樣會有多一點的咖啡因和兒茶素釋放出來 (有些人認為些微的苦澀調和更能造就回甘的對比)。

需注意的是,接近沸騰的高溫其實是會破壞胺基酸和維他命C等營養素的,所以泡抹茶千萬不要太高溫

至於像紅茶,因為在種植和製作過程的方式不同,這些營養素原本就很少,所以使用接近沸水的溫度沖泡也沒甚麼顧忌,人們在意的是高溫帶出的香氣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